旅游业是当前较为繁荣的一个产业,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大国, 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旅游相关的翻译也暴露出种种问题。为了使外国游客对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一个准确而具体的认识,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方法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 带动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是旅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宣传资料。其功能是向读者或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地理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等,引起游客参观的兴趣,达到传播本地文化的目的。

  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方法小诀窍

  旅游景点名称的特点和分类

  旅游景点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旅游景点名称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对象,有着以下特点。

  第一,旅游景点名称均有“专名”及“通名”,都“有名有姓”。所谓“姓”———“通名”,是为了区分一类事物与另一类事物的标志。所以“太和殿”的“殿”、“广德楼”的“楼”、“永定桥”的“桥”,就是这些景点的“姓”。而“名”———“专名”,则是用来区分具体某一事物与同类其他事物的标志。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太和”、“中和”、“保和”就是区分这三个建筑物之间的标志。

  第二,旅游景点名称均“短小精悍”。旅游景点名称的作用主要在于景点之间的区分,因此名称不能过长。中国的景点名称一般以四字为限。汉语是“义合语言”,在一个景点名称中汉语多以实词为主。比如:“居庸叠翠”、“卢沟晓月”等,而作为“形合语言” 的英语在处理一些特定的信息时则必须借助介词、连词和副词。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语句的组织及词语的选择。

  第三,旅游景点名称一般便于记忆。景点名称一般均不拗口,一些发音相近的字多不连用,很少听说过有“十四楼”、“九牛居”、“钓鸟台”等。有的名称虽然使用一些生僻的字眼,游客也许不知道如何发音,但都“过目不忘”。

  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方法小诀窍

  不同的景点名称还有其不同的个性。按照其个性,旅游景点名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名称可提供该景点基本信息。

  比如,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名称上说明了该桥有十七个桥洞;香山公园中“眼镜湖”。由于两个小湖中间以石桥相连而成,湖面无风,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就像一副眼镜,因此而得名。在翻译该类景点名称的过程中应注意译出源语信息的涵盖,力图使源语和译出语所包含的信息一致。

  第二,名称可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态及建造的目的。

  比如,天安门,作为皇城正门。该景点名称的命名有很强的政治性,该名称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其含义有二:第一是君权神授,皇家的权力是由天所赐; 第二表明了统治者的心愿, 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翻译的时候,对于该景点名称的政治性应该着重注意。

  第三,名称可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比如,有些景点名称显示出了中国的某些独特的文化现象, 如避讳。故宫北门旧时称“玄武门”,以北方玄武大帝命名。而康熙即位后,由于康熙名字叫“玄烨”,为了避讳,将“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在翻译过程中,对于这种名字的变更,则需要留神注意。第四,名称可体现作者的语言水平,以及当地语言特点。很多景点名称,常常玩一些“文字游戏”,比如位于泰山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的一块摩崖刻石上“虫二”就给翻译带来了难处。虫二暗含了“风月无边” 四个字,“风” 的繁体写法是“風”,“風”和“月”这两个字。去掉外框、外边,就剩下“虫二”两个字了。所以,“虫二”指的是“風”“月”无边。

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方法小诀窍